http://udn.com/NEWS/WORLD/WOR2/5191492.shtml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09.10.13 02:10 pm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經濟大規模擴張,政府擔心外國供應商會藉機抬高大宗商品價格,希望利用中國的三個期貨市場來反擊,影響全球金屬、能源和農產品價格。消息人士指出,上海期貨交易所最快可能在明年推出自己的原油合約。
原油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貿易商品,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原油進口國,去年進口原油支出達1300億美元。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原油合約預料參照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全球基準合約,讓中國交易員首次可在原油定價發揮直接作用。另外,中國並將開發錫、鉛、銀和豬肉期貨合約。
在中國交易所交易的21種大宗商品中﹐有許多都是中國大量進口的商品。據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數據,中國購買了全球原油總量的10%、銅產量的30%和全球大豆產量的53%。
中國政府希望,設立大型期貨市場,可讓反映中國企業和投資人對商品價格的想法,減少其他市場的投機操控,而提升中國的經濟安全。
中國證監委員會主席助理姜洋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中國的長遠目標是增加對商品定價的影響力。但他也承認,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項目標需要按部就班的推動。
姜洋指出,期貨可讓中國商品進口商獲得更公平的交易。2004年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燃料期貨之前,只要中國的油輪駛進新加坡港,新加坡基準油價立刻飆升,當油輪載貨離開後價格馬上下跌。如今中國買家可堅持反映上海期貨價水準,增加了討價還價的籌碼。
美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鄭州商交所白糖期貨合約的成交量達到1.65億口,為全球交易最活躍的商品期貨交易所。
但報導指出,中國期貨市場對紐約、芝加哥、倫敦等主要商品交易所還不至於構成立即威脅,目前中國期貨市場仍禁止外資進入,要左右國際商品期貨價格,仍有很遙遠的路要走。
【2009/10/1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